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一百二十一章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复何求。心中冷静下来,忍不住道:“陛下膝下空虚,我怕那些人会不安份。”

    “不安份才好。”秦康乐满脸的不在意。

    卫泽不解,满脸疑惑。

    “我如今如此打压世家,想必他们早有反心,如今看起来风平浪静,其实底下不知道有多汹涌,如今也好,你我膝下无子,那些心思不纯的人必定与他们沉疴一气,正好一击而中,也不用费二遍事了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也好。”

    “嗯,武器改造的怎么样了?”

    “那些火弹卖到地下威力巨大,我想着能不能将那些铁蛋利用弹弓的原理射出去。”说起武器,卫泽整个人双眼放光,满脸喜色。

    秦康乐也是眼睛一亮,卫泽果然有这方面的天份,做成了不就是大炮?连连点头表示好。

    一顿饭吃下来,两个人又变得欢欢喜喜。

    那些人怎么活动都没用,尤其是镇国公府没反应,那些人不禁咬牙切齿:“呸,不识抬举,被别人家抢了先就知道苦头了,不能打鸣的公鸡还威风个p!”

    还有那些稳当的人家,更狠,直接命家中样貌好,又没什么本事的子弟学习卫泽的言行,毕竟他被女皇陛下倚重是有目共睹的。

    秦康乐与卫泽不受影响,积极研究武器,然后继续备军。

    同乐七年地税八千万,赋税五百万两,年底营业税又收上来两千万两,水义乐的嘴都合不上了。

    秦康乐大笔一挥,给所有的官员发了年底的大红包,整整一年俸禄的总和,令那些家境不是很好的官员喜笑颜开。

    这一年风调匀顺,官员俸禄大大增加,除却一些世家之外,竟然真的是天下同乐各类书籍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,都是歌功颂德,真的恨不得女皇陛下真的万万岁。

    秦康乐看着那些书籍,脸上带笑:“千年王八,万年龟,难不成我长的像乌龟?”

    卫泽噗嗤一下就笑出来。

    同乐七年的团圆饭欢歌笑语。

    同乐八年正式来临。

    开年后就是继续建府,为皇九子,皇七女,皇八女之所,皇城中三人闻听此事,很是高兴,尤其皇姐特许两位妹妹见工部人,对于自己的府衙可以详细规划,两位长公主自然满心欢喜,当年珹王清君侧的时候她们年纪尚幼,并不知什么,印象中只有皇姐辣手无情言:“杀无赦”的样子,这么多年也难以亲近起来(秦康乐太忙也是一个原因),如今反倒是真的如几位皇姐说的那般,三皇姐果然是个极好的人。

    两位长公主心中念着秦康乐的好,这边世家却要疯了,收完了地税,陛下又开始折腾。

    同乐八年,秦康乐在朝上再次提出在民间选拔人才。

    “陛下,同乐二年才刚刚选拔过,民间何来如此多的人才。”

    “不拘于民间,无论什么出身,只要身上并无官职,或者是对现在官职不满意的,也可以辞官参加考试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,那这些人的安排……”自从郑阁老辞官之后,王阁老更加感觉到力不从心,女皇威仪日重,掌控力越来越强,为人强硬,手段狠辣,便是他五十左右鼎盛之时都未必能在这位女皇陛下的手中讨到好处,现在基本是被对方追着打。

    “朕要废除举荐制,以后为官者,全部需要统一考试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三思,祖宗规矩,万万不能更改啊!”王阁老立刻跪下反驳,世卿世禄,做卿才有禄,如今将这个卿给驳了,哪里还有禄,这简直就是告诉世家,以后没你们啥事了。

    “朕左思右思,前思后思都想过了,这种举荐之事虽然可以考校人品,却不能考校本事,而且朕也不是另这些人不能考试,一同考试罢了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,官乃民之表率,德行必要出众,这也是当初举荐为官的由来,如今陛下废除此法,万民岂非无效仿之人?”

    “陛下三思,三皇五帝,都是民间举荐而出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,考试选□□的人,德行不足,不能为官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基本上世家的论调就是考试选拔上来的人无德,当时推荐上的官都是有德然后又有一定的能力被举荐当官,人重德行,但是考试只是考本事,并不考德行。一个道德崩坏的朝廷,岂非会动摇国本?

    秦康乐就听着他们吵,一点儿也不急,从小,她想做的事儿就没有不成功的,何况这个她想了无数次的科举,必须实行。

    王阁老偷眼看龙椅上的女皇,发现她气定神闲,心中就是一沉,然后开始划拉世家手中的资源,中心地区自是不必说,便是中宗无能,也能掌控京城以及周边地区,女皇将南北西都收拢掌中登基为帝。自己的儿子周游秦国未完,可是如今传回来的消息,也并不乐观。

    世家在东南沿海一带,如今沿海一带珩王在沪地,江浙一带的沈家最近越发低调,在看看吏部尚书沈焕,果然一言不发,心中默然升起悲凉之感,世家两字怕是真要到头了。不行,绝对不能认输,唯有殊死一搏。

    “朕开考试一事,并非只要过了考试便可为官,也是要考察德行的,朕不过是想原本的先有德后有才变为先有才后有德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此举不妥,德重才轻!”

    “难不成诸位卿家觉得,秦朝子民还是茹毛饮血不成?最基本的为德行谁人不知?对老当尊当孝,对幼当爱当护,便是乡野小民也是知道的,何须教化?反倒是生活,有些地方颇为艰难,衣不蔽体,食不果腹,朕要能吏,另这些人吃饱穿暖,丰衣足食。”

    紫极殿中鸦雀无声。

    世家想反驳,那些举荐上来的人也有才啊,可是陛下也说了,考试上来的人也考察德行的。,当然,最关键的是女皇陛下就是这个意思,就是想废了举荐这个制度。

    “这是朕想出的考试方法,诸位卿家可以传阅看一看,看看是否还有遗漏,可以补足。”

    将原本拟好的东西一一发下去,大家伙儿开始看,然后发现非常详细,废话,能不详细么,两千多年的科考制呢。

    首先是以县为单位,春天开始考,县令出题,考中的为童生,秋天府试,考中的为秀才,秀才可以领俸禄,春天的时候就是省试,考中的为举人,也有俸禄,这三项秀才一年一考,举人两年一考,然后朝廷的秋考就是会考,考中的就是进士,这些人就可以做官了,进士前十名殿试,也就是在紫极殿中接受女皇的亲自考核,第一名就是状元。

    写的非常详细,包括童生,秀才一年入取几人,举人又多少名额等等。

    “陛下规划十分详细,这份考试的模子非常详尽,只是陛下,从秀才开始起便有俸禄,这个会不会对国库是一个负担?”水义想到的是国库。

    “如今税收颇多,足足可负担,至于这些秀才俸禄也不是白领的,他们要教授当地孩童识字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,此举……”王阁老骤然一惊,开口想阻拦,却发现不对。没有一个好理由。

    世家为何能世卿世禄,把持住资源是一回事,自家的子弟都读书认字也是重要的环节,德行有了,家中可以捧出来,总要有些本事吧?哪怕是庸才也要识文断字,这也是那些土里刨食的庶民难以比拟世家的原因。如今都识字了,世家你敢拍胸脯说我一定比别人强,呵呵哒,赵鸿明就是个例子,那天赋,甩了世家子几条街。可是这个要怎么阻拦?

    “陛下,笔墨纸砚都非常物,普通农家怕是负担不起。”对于考试一事,沈焕没说话,因为他得了老爹的嘱咐,心中对于世家进入末路这件事已经有了准备。沈家已经将宝压在女皇身上,如今只能一条道儿跟到黑。

    “朕知道,朕另孩童习字,认字,并不是命他们锦心绣口,做出锦绣文章来,不过是识字才能明是非,知伦理,不必写的一手好字,用柳枝沙盘即可,朕从未想过田埂老农亦要出口成章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圣明。”沈焕也没了声。

    这一天的早朝一直持续到午后才散,所有人的心中都有着掂量。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